您的位置:首页 >工作动态>政务动态>详细内容

激活乡镇干部队伍“一池春水” ——上饶县扎实开展乡镇干部 绩效考核试点工作

发布时间:2018-07-20 08:5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,上饶市选择上饶县华坛山镇开展乡镇干部绩效考核试点工作。一年多来,在省、市、县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,华坛山镇探索建立年初有目标、过程有评估、日常有督查、结果有奖惩的绩效管理模式,收到了初步成效。

一、基本情况

华坛山镇属镇场合一单位,辖9个行政村、2个居委会、9个分场、2.48万人。镇政府(含总场机关)共有干部66人,其中公务员19人,全额拔款事业编干部12 人,差额拔款事业编干部1 人,自收自支事业编干部 14人,自聘干部 8 人,总场机关干部6人,大学生村官2人,三支一扶4人。镇本级财政年须负担工资性支出180万元。

二、主要做法

整个绩效考核注重精细化、差异化、系统化,坚持日常考勤与年度考绩相结合、考勤考绩与考德考廉相统一、绩效考核与结果运用相挂钩。

1.在指标设置上,推行“细化职责、量化计分”制度,着力解决“绩效怎么算”的问题。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,区分领导班子成员、机关干部两个层次进行考核。全年绩效考核总分为100分,其中日常考核30分,对镇干部在日常行为规范、岗位履职、包村包片工作、工作作风、自身建设等方面情况设置了具体的考核指标;年终考核70分(包括工作考核35分、领导评议21分、干部民主测评14分),主要从综合能力、工作态度、工作业绩等三个方面设置具体考核指标,赋予相应分值,实行量化打分。整个考核指标坚持权责对等原则,对不同岗位差异化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权重,增强绩效考核的真实性、精准性和有效性。

2.在平时考核上,推行“日记、周统、月结”制度,着力解决“日常怎么管”的问题。在干部职工考勤方面,实行每天一记录、每周一台账、每月一小结的方法,根据日常考勤记录情况兑现每月绩效奖励。本着“管住人更管好事”的原则,结合乡镇工作实际,考勤采取灵活运用微信群请销假、视频聊天、地图实时定位等方式进行。遇到应急工作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,采取“先报告后补录”的方式完善痕迹管理,使日常考勤管理既准确又合理,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。

3.在年度考核上,推行“分类考绩、分层测评”制度,着力解决“等次怎么定”的问题。一方面,年度工作考核主要按照分战线干部评价考核、业务工作考核、包村工作考核三个不同类别。其中分线考评采取“干部互评+分管领导点评”的方式,根据干部的综合能力、工作态度、工作业绩三要素评分;业务工作以在全县排名情况进行评分;包村工作以年度排位增减情况计分。另一方面,民主测评分镇领导班子成员(A票)和村社区干部、机关干部(B票)两个层面测评打分,其中镇领导班子占比60%、村社区和机关干部占比40%的比例折合总分。在综合日常考核、年度考核、民主测评的基础上,评定出“优秀”“称职”“基本称职”“不称职”四个等次。

4.在奖优罚劣上,推行“正向加分、反向扣分”制度,着力解决“先后怎么办”的问题。为鼓励先进、鞭策后进,激励干部创先争优,在对干部绩效进行考核的同时,制定加分扣分的具体规定,对业务工作或者干部个人受到县、市、省、国家级综合性表彰的,所在部门干部或干部本人分别加1、2、3、5分,受到通报批评等惩处的,按标准相应扣分。加分扣分情况计入干部年度绩效考核最终得分,有效解决了以往“干好干坏一个样”的问题,树立了谁干得好奖励谁、谁干得差处罚谁的鲜明导向。

5.在强化功能上,推行“三挂钩”制度,着力解决 “结果怎么用”的问题。一是与经济待遇挂钩。建立绩效考核基金用于考核对象的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奖惩兑现。县财政按每人每年4000元标准作为绩效奖金,其中2400元作为平时月度绩效奖金,按每月考勤得分情况发放;1600元作为年度绩效奖金,按考核等次系数兑现到位。被评为“优秀”“称职”等次的干部,分别按照1.2、1.0的系数领取年度绩效奖励,被评为“基本称职”“不称职”等次的干部不享受年度绩效奖励。被评选为工作标兵的干部额外进行奖励。二是与干部使用挂钩。在推荐干部提拔使用时,优先考虑年度考核排名靠前的干部。年度考核被评为“不称职”等次的干部由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,列为末位待岗人选,建议组织人事部门交流调整。三是与表彰评先挂钩。在考核为“优秀”等次的干部中,按照不超过50%的比例评选工作标兵,在各类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考核排位靠前的干部。

三、初步成效
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推行绩效考核试点以来,不仅搅动了乡镇干部的思想,提高了待遇,激发了担当作为的动力,而且推动了各项工作发展,产生了良好的效应,为全面做好乡镇工作注入“催化剂”。

1.提高了待遇。根据考核结果,该镇66名考核对象2017年11、12月共发放绩效考核资金39700元,两月累计奖金兑现最高者1720元,1000元以上的有30人,最低者460元,平均每人每月增加492元。通过严格以绩效考评分值定工作绩效档次,以工作绩效档次确定绩效资金额度,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待遇“大锅饭”的现象。

2.规范了管理。绩效考核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、考核、评价、奖惩体系,树立了好差有别、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,让干得好的登上台面,让干得差的浮出水面、让不干事的没有脸面,使干部的思想受到触动,行为得到规范。在绩效考核刚开始时,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扣分超过10分者16人,扣分最高者52.5分。一个月以后仅有4人扣分,扣分最高者18分。这表明通过绩效考核,增强了干部执行纪律的自觉性,干部日常管理得到加强。

3.改进了作风。通过开展绩效考核,让服务对象直接评议等考评措施,促进干部职工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,办事态度得到好转,办事效率得到提升,办事质量得到改善,形成“人人抓落实、事事有人办、时时讲效率”的良好格局。2017以来,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计生办证、民政优抚、新农合报销、社保、劳动就业等各类事项960件,无一例超时办理和服务对象投诉情况发生,实现了环境提优、行政提速、效能提升、服务提质,受到群众好评。

4.激发了干劲。通过用好绩效考核的结果,把工作绩效与经济待遇和评先表彰相挂钩,体现了一定的待遇差距,有效改变了以往岗位职责不清、任务不明、吃大锅饭、混日子的状况。实行奖优罚劣、评先评优等加分扣分措施,鼓励创先争优,增加了动力,传导了压力,形成了推力。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干事创业的激情,改变了以往“少数人带头干、多数人被动干”的局面,营造了“村里比位次、站所比服务、干部比作为”的浓厚氛围。正如许多乡镇干部表示:“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为了多些票子,而且也是为了争些面子”。

5.推动了工作。绩效考核不仅是推动工作开展的一种有效形式,更是督促、检查和落实工作的重要举措。通过将每年的重点工作和阶段性专项工作与干部岗位职责捆绑考核,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具体责任人、落到实处,做到事事有检查、时时有督办、项项有考评、件件有结果,全面促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,增强了工作的责任心和执行力。该镇实行绩效考核后,在2017年度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【打印正文】